你排出的是比較軟嫩的「香蕉便」?還是顆粒狀的「小石頭便」?腸道里有益菌、壞菌及伺機性感染菌三種細菌,腸道不只消化、吸收食物,還負責強大的免疫功能。想要了解腸道內細菌的狀況,日本專家分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檢「6種糞便類型」。
日本感染免疫學者、NPO自然免疫健康研究會理事長藤田纮一郎在其著作《一看就懂的活力腸道飲食法》一書中指出,腸道內細菌平衡時,糞便會呈現松軟的狀態,而且不太有臭味,顏色介于土黃色到咖啡色之間。一旦腸內壞菌占優勢,糞便就會變得又硬又臭,顏色較黑,份量也較少。每天不妨花點時間觀察自己的糞便,并對照以下排便檢測表,了解自己的腸道狀況。
【排便檢測表】
◆ 香蕉型
癥狀:香蕉型的糞便俗稱「一條便」,一開始會浮在水面,隨著氣泡出現便沉入水底,這些氣泡是膳食纖維發酵的最佳證明,代表腸道內的細菌數量恰到好處。
改善方法:
這是很理想的優質糞便。
◆ 細長型
癥狀:細長型的糞便好發于高齡者身上的「老人型細便」,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在因節食導致食物攝取不足的人身上,糞便的顏色大都是黑色或帶黑的咖啡色。
改善方法:
1.鍛煉腹肌提升排便力。
2.攝取可以增加排便量的膳食纖維。
3.攝取發酵食品改善腸道環境。
◆ 小石頭型
癥狀:小石頭型的糞便的形狀會是一粒粒小小圓圓的,類似兔子或老鼠的糞便,這是長期囤積在腸道內,因而變得硬梆梆、顏色較黑的的糞便。排便時有時僅有1、2顆小石頭的排便量。
改善方法:
1.糞便若是真的出不來,不要一直坐在馬桶上。
2.多攝取膳食纖維。
3.多補充水分。
◆ 大雨如瀉型
癥狀:由于糞便的水分幾乎未被腸道吸收,因此大雨如瀉型的糞便味道相當臭,即是俗稱的腹瀉。
改善方法:
1.保暖避免著涼。
2.攝取有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。
3.如果癥狀持續過久,需要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。
◆ 泥巴型
癥狀:泥巴型的糞便為腹瀉的初期癥狀,顏色多為黑色或褐色,通常水分多且會發出惡臭。一旦這種狀況持續發生,會使腸道環境大亂,需要多加留意。
改善方法:
1.多攝取膳食纖維。
2.可能是過度疲勞,請好好休息。
3.也許是食物中毒或寄生蟲引起的腹瀉,請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。
◆ 土石流型
癥狀:土石流型糞便會有像石頭一樣硬的糞便,及泥漿狀的糞便交替出現的情況,大多是精神壓力造成的「大腸激躁癥」引起,也可能是腸道運作不規律導致。
改善方法:
1.排除精神壓力。
2.養成規律吃早餐的飲食習慣。